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2024年新高考地区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正文

2024年新高考地区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时间:2024-05-08 05:22:0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核心提示

2024年新高考地区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

2024年新高考地区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4年新高考地区语文模拟试卷

一、年新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高考19分)

阅读下面的地区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语文

材料一: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模拟是什么内容。中

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试卷纲领,就是含答“诗言志”。到了西晋,年新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

缘情”。高考有人认为二者是地区对立关系,但是语文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

志一也。”情志就是模拟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试卷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含答

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年新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

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

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赘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

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

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

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以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

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

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

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晩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

的作品,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给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

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

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

境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

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英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学创造了一个审美的世界,古代的优秀作家们不仅拥有高超的审美鉴赏力,

更有高超的审美创造力,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

在古代文学家们看来,审美创造的最高境界是得意而忘言,所谓“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他们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具体的语言文字,究竟如何才能创造出最高的审美境界?他

们认为,言是文学手段,意是文学目的,文学手段固然重要,但不能因为手段重要而忽略了

目的重要。一方面要通过手段到达目的,一方面又要通过否定手段来强化目的。对创作者而

言,文学创作最终呈现的美,不是“言”这个手段之美,而是“意”这个作品之美。对接受

者而言,要领悟到这个美、这个意,就要披文入情,唯意是求,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之美而

忘记了“意”这个根本之美。

因此,当作家创造出文学作品之后,当读者开始全身心地关注作品之美而完全忽略了文

学手段之美时,文学作品的审美创造才真正全部实现,这样的文学审美创造才是成功的。从

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学手段只有充分否定了自己,才能实现文学作品之美,对手段否定的越

彻底,对作品的创造就越成功。这是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智慧与审美创造观,其思

想渊源依然要追溯到儒道两家的文辞观与言意观中,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孟

子》),“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显然,

言与意的审美智慧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辩证思维方式。

滋味与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审美范畴,它是从文学品鉴与接受的角度,对文学

文本审美感受的高度概括,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与西方美学不同,“味”这个

词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并不专指感官的味觉或嗅觉,而是指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的基础上,感官愉悦与审美、精神愉悦的共同感受。在古代文学家们看来,五官的感觉是相

通的,感官的享受与精神的享受也是彼此相融的。“滋味”说反映了中华民族注重体验,注

重经脸,注重整体宏观感受的审美思维方式。说到底,就是心与物,情与景,境与意不分彼

此的完全交融,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景者情之景,情者

景之情也”(王夫之《唐诗评选》),这与西方文学创作推崇的典型论大相径庭,是有着中华

民族思维特色的审美智慧。

(摘编自康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疋顾的一项是()(本小题3分)

A.孔颖达认为“诗言志”和“诗缘情”的观点是一致的,情志都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B.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还有提升人格境界的教育作

用。

C.古代文学家既想借“言”达到“得意”目的,又想通过“忘言”来强化“得意”目的。

D.言与意的审美智慧与审美创造观,其思想渊源要追溯到儒道两家的文辞观与言意观

第2页共15页

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疋聊的一项是()(本小题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论及古代文学的“审美”问题,者睬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但二者

的论证结构并不相同。

B.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反映作者有高超的审美鉴赏力,更具有高超的审美创造力,体

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

C.李、杜、苏、辛的作品所呈现的美,不在于作为手段的“言”之美,而在于民族特有的

审美智慧的“意”之美。

D.古人论诗“但见情性,不睹文字”“得意而忘言”“意中有景,景中有意“,都包含着民族

思维特色的审美智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滋味说”观点的一项是()(本小题3分)

A.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胸蹦。

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4.请结合材料二对下面苏东坡“击节称妙”的原因加以分析。(本小题4分)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一起论诗,苏东坡吟一句“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

妹却评之为“下品”,说不如改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吟诵玩味片亥L不

禁击节称妙。

5.学校准备举办“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如果你是活动推介人,请依据两则材料列出推介词

的要点。(本小题6分)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大夫

刘夏

周大夫是我们村不可或缺的人物,经他手送走的村里老人有几十个。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的医术也越来越高明。通常他看一眼某个病重的老人,便会准确告诉其家人准备后事的时

间,如三天或者两天后,几乎没有误判的。周大夫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者。据说他父亲当年

临终时,躺在炕上气息微弱,一家人正准备后事,大门猛地被推开,架进来一个胳膊错了骨

缝的,“哎哟哎哟”地叫着。老人家挣扎着起来,指挥着把伤者胳膊接好,才躺下咽了气。

从我记事起,周大夫就在村里走街串巷地看病了。他个子很高,有点儿驼背,面容安详,

脾气温和,说话慢悠悠的,柔声细气。大家都信任他,觉得他的医术比镇上医院里的医生还

高明。最难得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去请他看病,他都二话不说就赶来。冬天的夜晩天寒地冻,

很多老人都会生病,甚至离世。周大夫常常从温暖的家里赶过去,给病人医治。他家住在村

中心,正好便于四处看病。我有时看他提着药箱在街上匆匆地走着,觉得他真是一个伟大的

人,经历了那么多人的临终时刻,依然平静地活着,是可钦佩的。这么多年,我们村哪怕得

了大病的,也很少去城里看病,通常都是找周大夫给开几服药,实在没治了就听他说个准确

日子,该准备的准备,最后安然迎接那个日子。

因为有了周大夫,死亡在我们村里变成不那么可怕的事。他化解了死亡带来的恐惧,“生

老病死”的最后一关变得不那么神秘恐怖了。“某某走了”这句婉辞不再饱含悲伤,仿佛那

人只是去了某处远游。我无法想象有一天周大夫要是“走了”村里该怎么办,好在他一直身

体康泰,今年大概也有近八十岁了。我父母有时回老家待一段时间,回来后还称赞从他那儿

拿点儿很便宜的药,对头疼脑热的症状有奇效。我想如果他待在城里的大医院,早就成了医

学泰斗了,身边弟子无数。但这恐怕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周大夫几十年如一日面容平静她医

治各种病人,大概早就有了圣者心肠。如果说“医者父母心”,他算得上是我们全村的老父

亲了。

不只是我们村的人信得过周大夫,因为周大夫医术高明、为人和善,周围几个村也常有

来找他看病的,还有一些是我们村里人的亲戚,借着走亲访友的机会找他看看,抓几服药。

他算得上是中西医并重,来自祖传的秘方自然是中医,但他也不故步自封,将西医的成果也

吸纳了进来,因此也常开些有效的西药给病人。他家的药铺里既有中医的药柜子,也有西医

的药盒子。西医见效快,可以处理一些紧急病症;中医见效慢,但适于调理一些慢性老病。

他扎针的技术也是令人放心的,略微斟酌之后,一针到位。有时病人不便移动,他就到病人

家中去。总之,他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尽量减轻病人痛苦,也尽量减轻家属负担。有些

病重的老年人,他不再给开药,只是定时打个止痛针,或者开个食疗的小方子。他因此并不

多么富裕,只是维持着一个“凭手艺吃饭”的普通家庭。

周大夫看病多年,偶尔也有走眼的时候。我姥姥病重的时候,曾在我们家住过一阵儿,

因此经常请周大夫来。他有两次下了病危通知,在把脉之后郑重地说:“没脉了,准备吧。”

但姥姥每次都挺过来了,不仅重新有了脉搏,后来还又多活了两年,他因此经常感慨:“这

个老人,真是个奇迹!”姥姥年轻时读过书,参加过“民先队”,经常翻山越岭与鬼子作战,

练就了一身好体质。有一次她还在村西头的沽河岸边从被鬼子枪毙的八路军中扒出了一个没

第4页共15页

有咽气的战士,偷偷背回家调治,那人好了以后重返部队。姥姥后来嫁给了姥爷。姥爷根正

苗红,父母早亡,一直给地主家当长工,大字不识一个。生了一大堆孩子,姥姥就没有精力

再出去干革命了。早年的那些革命经历渐渐成了断线的风筝,她则成了沽河村一个普通的农

村老太太。改革开放之后的某一年,沽河村忽然来了个大军官,开着一辆高大的吉普车,停

在姥姥家门口。原来是当年那个被救的战士,经多方打听联系到姥姥这个救命恩人,专程回

来看望她。我小时候很喜欢听姥姥讲故事,那些在生死边缘的人生历练或许使得姥姥的身体

超越了一般的生死规律,也多少超出了周大夫的判断。

周大夫的两个儿子都没有继承父业,这是村民都深以为憾的。我小时候怀疑周大夫把他

们家所有的医学天分都吸收了,连渣渣儿也没剩下给儿子们。他的小儿子曾与我同学,像个

终日在宝山中穿行却一无所获的愚钝之子,没有一丝对医术的渴慕,而是热衷于上树捉鸟下

河摸鱼,长大后去了县城,在百货商场门口当了一名保安,轻松度日。大儿子在我们村南开

了一家养鸡场,终日与鸡和鸡蛋打交道,基本不费什么脑子。多年以后,我忽然想到,或许

周大夫的两个儿子是故意不继承父业的——要知道治病救人这项工作是极其耗神而且责任

重大的,能够从中脱身,对于普通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年轻人努力进城买房,有病去城里大医院,所以周大夫的医术得不

到继承和发扬,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事。城市的魅力无疑是不可抵抗的,它正一步步蚕食着乡

村,乡村则一点点交出自己的灵魂,连剩下的躯壳都散发着被城市降服的意味,随时准备把

自己变成被改造的旧村中的一员。我偶尔想起周大夫,他依然是我印象中那高大清瘦微驼背

的样子。他守护我们鸡鸣村几十年,加上他的父亲和祖父,行医至少超过百年了吧?有这么

厚的福德,周大夫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本小题3分)

A.小说写周大夫在村子里的地位很重要,并介绍他成长的经历,他的医术由粗糙到精

湛。

B.周大夫对全村人的贡献不只在于治病疗伤,更是化解了村民们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C.由于“我''姥姥多次被周大夫告知处于病危之中,导致“我”对周大夫产生了双重看法。

D.“我”对周大夫的两个儿子没有继承父亲的工作持批判态度,并对此感到十分难以理解。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小题3分)

A.小说描写周大夫的父亲临终时还在行医,而且效果极佳,与后文的周大夫的表现形

成对比。

B.虽然小说中有多处对周大夫治病技术的描写,但读来并无重复之感,突出作者技法

高超。

C.小说中插入一段与“我”的姥姥相关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的同时还增加文章的可读

性。

D.小说的最后一段有力收束全文,提及对城乡差距扩大的思考,将小说带往更深的层

次。

8.请结合全文理解“但这恐怕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的原因。(本小题4分)

9.“周大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本小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威以抗不宜上,抗日:"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

假令敌没江陵,必不能守,所损者小。如使西陵槃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

可而竟言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

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以绝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

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威亟破之。诸将皆惑,屡谏不听。祜至当阳,闻堰

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损功力。晋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诣建平,荆州刺史杨肇至西陵。抗

身率三军,凭围对肇。将军朱乔、营都督俞赘亡诣肇。抗日:“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

吾常虑夷兵素不冃筝,若敌攻围,必先此处。‘’即夜易夷民,皆以旧将充之。明日,肇果攻

故夷兵处,抗命旋军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者相属。肇至经月,计屈夜遁。抗欲追之,

而虑阐畜力项领,伺视间隙,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

抗使轻兵蹑之肇大破败,祜等皆引军还。抗遂陷西陵城,诛夷阐族及其大将吏,自此以下,

所请赦者数万口。修治城围,东还乐乡,貌无冷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

《汉晋春秋》日:羊祜既归,增修徳信,以怀吴人。陆抗每告其边戍口:“彼专为德,

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无求细益而已。''于是吴、晋之间,余粮栖亩而不

犯,牛马逸而入境,可宣告而取也。抗尝疾,求药于祜,祜以成合兴之,日:“此上药也,

近始自作,未及服,以君疾急,故相致。”抗得而服之,诸将或谏,抗不答。孙皓闻二境交

和,以诘于抗,抗日:“夫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之人,而况大国乎?臣不如是,正足以

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或以祜、抗为失臣节,两讥之。

习凿齿目:夫理胜者天下之所保,信顺者万人之所宗,是以羊祜恢大同之略,思五兵之

第6页共15页

则,齐其民人,均其施泽。振义网以罗强吴,明兼爱以革暴俗,易生民之视听,驰不战乎严

枣。抗见国小主暴,而晋德弥昌,百姓怀严敌之德,阖境有弃主之虑,思所以镇定民心,缉

宁外内,奋其危弱,抗权上国者,莫若亲行斯道,以侔其胜。岂设狙诈以危贤,徇己身之私

名,贪外物之重我,暗服之而不备者哉?由是论之,苟守局而保疆,一卒之所能;威胜以求

安,明哲之所贱。贤人君子所以极拯世垂范,舍此而取彼者,其道良弘故也。

(节选自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填写正确的

答案。(本小题3分)

肇A众B凶C惧D悉E解F甲G挺H走I抗J使K轻L兵M蹑N之O肇P大Q破R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小题3分)

A.畜,积,积蓄。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俯不足以畜妻子”中的“畜”意思不同。

B.矜,自夸,夸耀。与《陈情表》中“凡在故老,犹蒙矜育"中的“矜”意思相同。

C.简练,指简明精炼,选择训练,在学术技艺上下功夫磨练,文中是“选择训练”义。

D.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也指南朝宋齐梁陈治下地区,或指三国时孙吴治下地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本小题3分)

A.陆抗能审时度势。羊祜进军江陵,陆抗认为江陵城固兵足,不足为虑,而西陵若联

合敌人则生忧患,故赶赴西陵。

B.陆抗能当机立断。他能斩钉截铁命令张咸毁坏大堰,在朱乔、俞赞投敌之际,能夜

易夷民,伏击肇军,取得胜利。

C.陆抗能坚持自我。在令张咸毁坏大堰之际,在羊祜赠药之时,面对将领的劝告,陆

抗能不改初衷,坚持自己主张。

D.陆抗因与羊祜的朋友之交受到孙皓的诘责,是因为孙皓认为他不该与敌国将领成为

朋友而失去做臣子的操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小题8分)

(1)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旋军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者相属。

(2)是以羊祜恢大同之略,思五兵之则,齐其民人,均其施泽。

14.习凿齿对陆抗与羊祜二人大加推崇,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其理由。(本小题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甘州遍•秋风紧

毛文锡

秋风紧,平磧雕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南与征辇。

青家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臭。风皇诏

下,步步蹑丹梯”。

【注】①蕃奚:多指西北方少数民族②丹梯:又称“丹墀”,古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

故称“丹梯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小题3分)

A.词的上片“平磧雁行低”中的“低”,与“野旷天低树”的“低”有异曲同工之妙。

B.词人听到号角、战鼓声四起,万端愁绪油然而生,尤其是报国无门之愁怨更为明显.

C.词人运用了视觉、听觉、触觉,真切生动地描写了边塞环境,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

感。

D.词的下片通过描写飞沙迷路、马蹄沾血,极力渲染了悲壮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惨烈。

16.清人陈廷焯评这首词的结尾说“结以功名,鼓战士之气”,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

理解。(本小题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河流和树木做比,反面申述国君德行不深厚,是不能让国

家长治久安的两句是:“,

(2)《赤壁赋》在写到赤壁之战古战场时,指出此地可以远望夏口和武昌,接着以

“,”两句描绘其景色。

(3)仁而爱人始终是守天下的关键,正如杜牧《阿房宫赋》指出的

“,",秦国就不会迅速灭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神舟十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空间站建造阶段全面收官,中国航天空间站时

代大幕已经拉开。筑梦——逐梦——圆梦,正是中国航天人日复一日的专注、①的耕耘、

第8页共15页

永不言败的坚韧,才成就如今的圆梦时分。中不航天人从无到有,像在荒漠种葡萄一样,在

宇宙中“开垦”出了一块属于中国的“绿洲”。我们从在宇宙上书写“到此一游'’的“观光者”,成

为在太空有房的宇宙“常住民”。

如果将空间站建造历程比作是自信自立自强的旋律,那么航天员速恰似在太空中引

吭高歌,代表着无数航天人迈向星辰大海征途的志气骨气底气。空间站如约搭建,如期而至

的梦想,让中国载人航天30年发展的厚重沉淀与强大实力展示了出来,新时代中国航天发

展跑出了加逑度,激侬着新征程上的奋土情怀去创造新的伟业。,

神舟十五号任务是一次③的任务,它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更是空间站

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理由坚信,在浩瀚的太空,必将留下更多、

更远的中国人探索、利用太空的光辉足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本小题3分)

1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本小题4分)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散句改成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本小题3分)

(-)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口。有一种草可以轻轻拔起,而且散发一种芳香。有一种叫做咸草的,株矮、茎红,

顽固地盘锚在一起,但根柢很浅,一动手就可以除掉。还有一种无名草,无叶无花,在黑暗

的地下蔓延一两丈远,人们不知道,此草专以谷物蔬菜为敌。最麻烦的是爬地虎,开着单瓣

的、菊黄的花朵,荒楚可怜,蔓罡又蔓延,线一般的蔓子,用壬一拽就断了葭留下残根,寸

把长的根子,不过十日就发成一片草。用铁锹深深地掘起.②,不如此就难以消灭它。

我侪活在世上,时常碰到这种草。除草要趁朝露未晞之时,被露水催醒的草儿迎着镰刀

嚓嚓而倒。为了一举消灭这种草,可以使用俗称“大砍刀”的长柄大铲镰:顺着一段嚓嚓砍

去。梅雨季节,草沾在镰锋上,要是临近立夏,一小时就干枯了。口,只要用心,还是可

以制伏的。最可怕的是秋草。生长期短的秋草,种子散落、发芽,小小的就能开花、结籽。

那种速度,从草花的角度看就像泪珠。然而,一有疏忽就落籽入地。一旦草籽落地,就很难

清除。在田地里走走,有时可以看到土地整齐的耕地,杂草茂密,庄稼不多。去年秋,因为

不幸生病,家中田地上的秋草未能铲除。

2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0个字。(本小题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楚楚可怜的爬地虎最麻烦,开着单瓣的、菊黄的花朵,

不断蔓延,线一般的蔓子,用手一拽就断了。留下的残根,不过十日就发成一片草。从语义

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原文与改后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本小题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10页共15页

参考答案:

1.B2.C3.C

4.①中国古代文学重视创造一个审美的世界,而审美创造的最高境界是得意而忘言。苏东

坡“击节称妙”是认为苏小妹的诗句创造岀更高的审美境界,更能呈现“意”之美。②中国古代

文学重视滋味和意境,即注重整体宏观感受,注重“心与物,情与景,境与意不分彼此的完

全交融”。“摇”“映”二字虽然重视了描写实景,但忽视整体的意境和滋味。“扶”的拟人化既

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失'’写出淡月之夜,月、梅融为一体的朦胧情景。"扶""失’'二

字更符合整体意境和滋味。

5.①经典诗词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

义。②经典诗词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③经典诗

词作品可以帮助我们领略审美境界,提高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6.B7.A

8.①“我”的内心渴望周大夫能够获得更多的荣誉,认为他值得拥有更加隆重的赞誉与名声,

在“我'’的心中周大夫不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②现实中,周大夫是淡泊名利的,将治病

救人放在高于其他一切的位置上,周大夫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拥有“圣者心肠

9.性格特点:①精细认真,悉心为村民治病,诚恳谨慎;②兼容并包,将中医与西医有机

结合,思想开放不故步自封。塑造方法: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既多次正面写到周

大夫的治病技艺,又从村民、‘我‘、周围村民等视角侧面表现周大夫的人物形象:②外貌、

神态描写,文中多处使用外貌与神态描写,将这一人物形象立体化、生动化,给读者留下更

加深刻的印象。

10.DIO11.B12.D

13.(1)杨肇果然攻打之前夷兵所在之处,陆抗命令军队回头攻击他们,箭矢、石头像雨点

落下,杨肇军众受伤死亡的接连不断。

(2)因此羊祜恢复大同的方略,思考用兵的准则,平等对待百姓,均衡施以恩泽。

14.①二人真诚交往,彼此信任;②二人不介意彼此身份,不重名声;③二人都想以和平方

式来避免战乱,让老百姓得到安宁。

参考译文

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军挺进江陵,诸将都认为陆抗不宜率军西上,陆抗说:“江陵城池坚

固兵力充足,没有什么担忧的。倘若敌人攻下江陵,也一定防守不住,我们所受损失很小。

但如果让西陵与敌人联结起来,则南山诸族夷人都将骚动扰乱,那我忧虑的事情,就不是能

说得清楚的。我宁愿放弃江陵而奔赴西陵,何况江陵十分牢固!”

当初,江陵地势平旷,交通便利,陆抗下令江陵督张咸修造一道大堰拦水,浸没平原中

心,借以阻碍敌人进攻和内部叛乱。羊祜想利用大堰蓄的水域,浮船运粮,宣称要毁掉大堰

以通行步兵。陆抗听说,让张威立即毁掉大堰,众将领都感到困惑,多次劝谏,陆抗不听。

羊祜到了当阳,得知大堰已毁,就改船运为车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晋国巴东监军

徐胤率水军赶到建平,荆州刺史杨肇前至西陵。陆抗命令张成固守江陵,公安督孙遵巡视长

江南岸抗击羊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抗击徐胤,陆抗亲自统率三军,凭借军营围墙

抵御杨肇。吴国将军朱齐、营都督俞赘逃跑到杨肇处投降。陆抗说:“俞赘是我军中的老办

事人员,知道我方虚实底细的人,我常担心夷兵素不精练,如果敌人围攻,必定先从夷兵防

守处下手。”当夜就撤换夷兵,全用吴军老将替代防守。第二天,杨肇果然攻打原先夷兵的

防守处,陆抗下令守军反击,箭石如雨下,杨肇部队接连有死伤士兵。杨肇到达西陵后一个

多月,无计可施之下趁夜逃走。陆抗打算追击他,又担心步阐积蓄力量趁机攻打吴军要害之

处,部队不够分配,就告诫将士,只击鼓作出要追击的样子。杨肇的军队都很惊恐,全都抛

盔弃甲四散奔走,陆抗派轻兵在后追击,杨肇被打得大败,羊祜等都率军返回。陆抗就攻下

了西陵城,诛杀步阐全家及其部下首要的将吏,自将军以下,请求赦免的人有几万。陆抗修

整西陵城墙和防御工事,回师东归乐乡,脸上没有骄横的神色,谦逊如常,因此深得将士衷

心拥戴。

《汉晋春秋》说:羊祜已经归附,专以德感人,以安抚边远的吴人。陆抗总是告诫戍边

将士:“晋国专门做仁德的事,我国却专门做残暴的事,晋国是希望我们不战自降啊。你们

心里要清楚,跟他们的关系只是各保边界安全,尽到自己的职责,其他的事情不要多想。”

于是吴、晋之间,留存在田间地头的粮食相互之间不侵犯,牲畜越界可以认为是对方的。陆

抗曾经得病,与羊祜求取药物,羊祜成全陆抗去找药,说:“这是好药,最近我制作的,还

没来得及服用,因为你的病比较严重,所以先送你。”陆抗得到药吃了,诸位将领有的不赞

成,陆抗没有回答。孙皓听闻边境交好,质问陆抗,陆抗说:“小城乡的人,不可以成为无

信义的人,何况一个国家?”我不这样做,正好彰显了对方的德行,对羊祜也无所伤害。”

有人认为羊祜和陆抗为不合格的臣子,二人以之为笑谈。

习凿齿说:理智是天下安定的保障,有信用是天下人所秉持的宗旨,因此羊祜恢复大同

的方略,思考用兵的准则,平等对待百姓,均衡施以恩泽。打着仁义的旗帜与强吴对抗,申

明兼爱的观点以割除不好的习俗,改变百姓的见识,向往不与东吴开战。陆抗看到东吴国家

小而入主默武,而晋国的仁德广布天下,东吴的百姓对强敌的仁德念念在心,国内有放弃东

第12页共15页

吴的倾向,考虑安定民心,肃清国内外,发奋以扶住微弱,陆抗认为东吴上层,莫不是亲信

之人横行,以为其谋利。难道不是贤能之人被阻碍,求得自身的私人名利,贪图物质,看重

自我,暗地投降而没有任何的迎战的准备?由此可见,如果只是守住局面和疆土,士卒就可

以;通过武力求得安宁,圣人所不齿。贤人君子之所以能拯救世人,垂范后世,舍弃这里而

吸取对方的德行,即(他的)德行高远非凡的原因。

15.B

16.①“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写出战争胜利后,皇帝下诏赏赐将士,将士们踏着丹梯上朝

的景象。

②用将士获得功名结尾,激励处在恶劣环境中的将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17.(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3)使秦复爱六

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18.①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不舍昼夜,不辞辛苦,连朝接夕等)②一飞冲天、

展翅高飞③承前启后

19.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在宇宙中建立空间站比喻成在荒漠中种葡萄、开垦绿洲,形

象生动地表达了中国航天人逐梦之旅对于中国的划时代意义。②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无”

与“有”、”荒漠”与“绿洲''进行对比,鲜明有力地突显了中国航天人建立空间站是一项伟大的

创举。

20.空间站如约搭建,梦想如期而至,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30年发展的厚重沉淀与强大实

力,跑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发展的加速度,激励着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伟业的奋斗情怀。

21.①田里的草各色各样②仔细地捡出须根③虽说夏草生长迅猛(或“虽说这些草生长迅

猛”。)

22.原句更好。①原文“楚楚可怜”单独成句,突出强调爬地虎外表的弱小,与下文强大的残

根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震撼。②原文使用反复修辞,“蔓延又蔓延”,突出强调爬

地虎生命力的旺盛,与下文“不过十日就发成一片草'’更加呼应、协调。③原文描写更加细致,

用“寸把长的根子”对留下的残根进行描写,与下文“不过十日就发成一片草''形成对比,突出

强调爬地虎生长迅猛,从而更好地表现出爬地虎的麻烦所在。

23.例文:

参他人之经验,书自我之答案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在大势如砥,大道如潮的时代中,有太多所谓的标准答案,有

太多值得借鉴的参考答案。然俯颔深思,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独一无二的戏